《齊峰:向新而行 再戰巔峰》(淄博日報頭版頭條)
2023年2月底的一天,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寒風里,閃過一位中國老人清瘦但堅毅的身影。為了讓世界******的裝飾原紙生產企業齊峰新材(以下簡稱齊峰)的產能盡快“吃飽”,時年74歲的董事長李學峰帶隊到裝飾原紙產業的“老家”歐洲開拓市場、搶抓訂單。
頸椎病帶來的神經壓迫讓李學峰的步履有些蹣跚,但他卻一路從德國“殺”向比利時、烏茲別克斯坦,此后又安排外貿團隊轉戰韓國、俄羅斯、沙特、泰國、越南等國家。時年3月至5月間,他歷時46天,參加國外經貿洽談會并拜訪客戶,拿回了一批對恢復生產、奪取“雙勝利”至關重要的訂單。
這批高價值訂單發揮了穩定大局的作用,國內市場的多個洽談活動也收獲頗豐,經營形勢迅速恢復。2023年,齊峰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7倍,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0多倍。年報預告披露后,中國經營報評價齊峰是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增王”,其時的利潤增長幅度位列全國上市公司的第三位、山東第一位。股票價格從2024年2月6日的6.35元/股一路攀升至5月10日的14.04元/股,股價翻了一番多,被媒體稱之為“山東紙貴”。
“大單解千愁”,當回憶起一年前的場景時,李學峰感慨萬千,“在國外人生地不熟,有些客戶約不上,我們就直接登門拜訪……”聽來輕松調侃,背后卻有幾多辛酸。
但這點困難對于40多年櫛風沐雨的齊峰來說真算不上什么。從一家窮得用棗木做軸瓦的社辦小廠發展到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從因環保被《焦點訪談》曝光到傾其所有攻克封鎖中國30年的裝飾原紙生產技術,從被國外巨頭打壓到雄踞行業************,齊峰為中國崛起了一座傲視世界的產業巔峰。
裝飾原紙從表面看與普通白紙沒有什么區別,但卻具備超常的理化指標,既要能印刷上豐富多彩的圖案,又要能快速均勻浸漬三胺溶液,各種人造板材的“顏值”全靠它加持。
齊峰前身是一家公社造紙廠,1981年瀕臨倒閉,李學峰臨危受命,通過大膽改革,企業恢復了生機。1996年,因制漿車間的環保問題被《焦點訪談》曝光,企業再次面臨倒閉。要生存就必須轉型,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學峰竟然選擇了中國造紙行業的禁區——裝飾原紙。這項技術國家用了好幾個五年計劃都沒攻關成功,一個民營小廠想上,不是蚍蜉撼樹嗎?李學峰力排眾議,拼上了身家、拼上了未來,全力“登峰”。可一次次的實驗失敗讓國內專家都打了退堂鼓,就李學峰不服輸,他鼓勵研發人員,“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2000年7月1日,齊峰歷時兩年時間就攻克了裝飾原紙生產技術,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此后,齊峰持續“登峰”,在2019年超越德國企業,拿下全球裝飾原紙行業產能和市場占有率雙第一,實現了從1到100的躍升。 目前,除了裝飾原紙,齊峰還是無紡壁紙原紙、耐磨紙、乳膠紙等多個細分市場的************。
40多年來,齊峰始終堅持小步快走、穩步發展,既不冒進、也不守舊,10萬噸、20萬噸、30萬噸、50萬噸,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齊峰的管理亦是不斷迭代升級,李學峰善于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和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并運用到實踐中去。昔日的行業巨頭、下游的知名品牌商在參觀過齊峰后,都由衷贊嘆“先進、高效、規范”。
40多年來,每個生死關頭,每個至暗時刻,齊峰都扛過來了,每次都贏得了突破和發展。靠的是什么?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堅韌不拔、銳意進取,這些精神品格已經深入齊峰人的血脈和靈魂,正所謂企業家精神也是生產力。
如今的齊峰,已經構建起了從“50后”到“70后”再到“90后”的老中青三代階梯式決策層格局,讓企業在保持穩健發展的基礎上,視野向國際化看齊、管理向數字化轉型。2023年,齊峰全面推行ME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應用后首月產量增加6000噸,次月增產10000噸,近半個世紀的老企業正青春。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嚴峻復雜的局面,市場需求低迷,是危機還是機遇?是守業還是開拓?齊峰的選擇顯然是后者,他們提出了新的“登峰”計劃,推出系列低碳環保新品,不斷提質升級,向遠而行,向高而攀。